伊斯蘭教與國家權力的形成
| 九月 25, 2010 | 評論 0
賽義德·禮薩·瓦利納斯爾
在 1979 穆罕默德·齊亞·哈克將軍, 巴基斯坦的軍事統治者, 宣布巴基斯坦將成為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價值觀和規範將成為民族認同的基礎, 法律, 經濟, 和社會關係, 並將激發所有政策制定. 在 1980 馬哈蒂爾·穆罕默德, 馬來西亞新首相, 引入了一項類似的基礎廣泛的計劃,以將國家政策制定錨定在伊斯蘭價值觀中, 並使他的國家的法律和經濟實踐符合伊斯蘭教義. 為什麼這些統治者要為自己的國家選擇“伊斯蘭化”的道路? 曾經的世俗後殖民國家如何成為伊斯蘭化的代理人和“真正的”伊斯蘭國家的先兆?
自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以來,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走上了一條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同的獨特發展道路. 在這兩個國家,宗教身份被整合到國家意識形態中,以伊斯蘭價值觀為發展目標和進程提供信息.
這項工作還呈現了一幅非常不同的圖景,即伊斯蘭教與穆斯林社會中的政治之間的關係. 在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 是國家機構而不是伊斯蘭活動家 (那些主張對伊斯蘭教進行政治解讀的人; 也被稱為複興主義者或原教旨主義者) that have been the guardians of Islam and the defenders of its interests. This suggests a
very different dynamic in the ebbs and flow of Islamic politics—in the least point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ate in the vicissitudes of this phenomenon.
What to make of secular states that turn Islamic? What does such a transformation mean for the state as well as for Islamic politics?
This book grapples with these questions. This is not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Malaysia’s or Pakistan’s politics, nor does it cover all aspects of Islam’s role in their societies and politics, although the analytical narrative dwells on these issues considerably. This book is rather a social scientific inquiry into the phenomenon of secular postcolonial states becoming agents of Islamization, 更廣泛地說,文化和宗教如何服務於國家權力和發展的需要. 這裡的分析依賴於理論討論
在國家行為的社會科學以及文化和宗教在其中的作用. 更重要, 它從正在審查的案例中得出推論,以得出學科感興趣的更廣泛的結論.
About the Author: